中國天然氣進口主要分為液化天然氣(LNG)和管道天然氣兩大類。就液化天然氣而言,2024年我們從全球20個國家進口了總計7665萬噸,數(shù)量上增長了7.7%,而金額卻略有下降0.8%,這反映出我們進口的單價有所降低,主要得益于主要出口國價格的下調(diào)。
在液化天然氣進口中,澳大利亞以2619.3萬噸的出口量位居榜首,占比高達34.17%。盡管其2023年的單價為4.31元每公斤,但在2024年已降至4.06元,降幅約為0.6%。緊隨其后的是卡塔爾和俄羅斯,兩國的出口量也有顯著增加,且單價均有所下降。馬來西亞以其低廉的價格——3.56元每公斤,成為了我們液化天然氣進口單價第二低的國家,盡管其進口數(shù)量相對較少。
然而,在液化天然氣進口中,俄羅斯的單價卻相對較高,這主要歸因于其長距離的運輸成本。相比之下,加拿大雖然單價最低,但由于其出口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并不具有代表性。
在管道天然氣方面,進口國則相對較少,僅有5個國家。我們總共進口了5504萬噸,同比增長了13.1%。與液化天然氣不同,管道天然氣的價格相對穩(wěn)定,這主要是因為其多為協(xié)議供氣。土庫曼斯坦和俄羅斯是我們的主要進口國,兩國占比分別達到了46%和40%。其中,土庫曼斯坦的單價為2.68元每公斤,而俄羅斯則略低,為2.57元每公斤。
盡管緬甸的進口數(shù)量相對較少,但其單價卻高達5.48元每公斤,這主要是因為該管道的運行成本較高。然而,盡管如此,我們?nèi)员A袅酥芯捥烊粴夤艿?,這主要是出于能源多元化的戰(zhàn)略考慮。目前,我們的天然氣管道進口主要依賴中亞天然氣管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以及中緬天然氣管道。其中,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俄羅斯的影響,而中緬天然氣管道則是我們唯一能夠自主掌控的進口渠道。
綜合來看,在液化天然氣和管道天然氣的進口中,澳大利亞和俄羅斯均占據(jù)了重要地位。澳大利亞以22.96%的占比在進口金額上排名第一,而俄羅斯則以20.01%的占比緊隨其后。然而,在進口數(shù)量上,俄羅斯則以23.2%的占比遠超澳大利亞的19.89%。因此,從總體上來看,俄羅斯仍然是我們最大的天然氣供應(yīng)國,其價格也相對較為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