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元匯率的波動引起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在過去半年內貶值超過10%的現(xiàn)象,讓年初投資美元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們陷入了兩難境地。
廣東的一位投資者王林(化名)年初時以7.35的匯率兌換了10萬美元,并投資了一款年化收益率為4.0%的美元理財產品。當時,他認為這一收益率遠高于人民幣存款產品,滿心期待能賺取一些利息。然而,隨著美元匯率的持續(xù)走低,現(xiàn)在將這筆投資折算成人民幣,他已經出現(xiàn)了虧損。
事實上,在2024年年底,國內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調的背景下,美元理財產品成為了市場上的熱門選擇。許多美元理財產品出現(xiàn)了額度緊張甚至售罄的情況。像王林這樣被高收益吸引的投資者比比皆是。然而,美元匯率的持續(xù)下跌,使得這些投資者從原本期望的“輕松獲利”陷入了“高位被套”的尷尬局面。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7月7日,美元指數(shù)已經跌至97點附近,今年以來累計跌幅達到了10.59%。同時,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也跌至7.17左右。面對這樣的匯率走勢,王林無奈地表示:“年初時在利率高點換匯買了美元,就當花錢買教訓了,現(xiàn)在只能盼望早日回本?!?/p>
盡管如此,仍有不少投資者在美元匯率低點時計劃加速買入,希望能在美聯(lián)儲降息之前鎖定美元存款或理財?shù)母呦⑹找妗H欢?,業(yè)內人士提醒,美元產品短期內機會與風險并存,投資者需警惕“高息陷阱”。
南開大學金融發(fā)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指出,美元走弱的背后有多重因素驅動,包括美國經濟失速、美聯(lián)儲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以及全球“去美元化”加速等。他認為,對于年初購入美元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來說,如果近期匯率跌破7.2,利息可能會被匯率損失吞噬。隨著美聯(lián)儲年內可能降息1-2次,相關產品的收益率也將隨美債利率下行。
北京的投資者劉梅(化名)也面臨類似的困境。她半年前在北京某城商行買入了一筆年利率為4%的美元定期存款,即將到期。面對當前的匯率走勢,她對于到期后是否要損失部分本金換回人民幣感到糾結。
不過,在高息誘惑下,仍有部分投資者表示將繼續(xù)持有美元。劉梅表示,即使國內銀行的美元定存利率現(xiàn)在最低也有2.4%左右,她到期后大概率會繼續(xù)買入美金定存,認為利差比短期匯率更重要。
從市場情況來看,部分美元產品相較國內存款確實存在利率優(yōu)勢。例如,某外資行針對首次認購美元定存的客戶提供的年利率高達3.6%-4.1%,根據(jù)存期不同有所差異。一些美元理財產品的業(yè)績比較基準上限也超過了4%。
然而,降息預期下,投資者需更加謹慎。雖然理財公司正在加大美元理財產品的宣傳力度,但投資者仍需警惕匯率波動風險。田利輝建議投資者結合資金用途分批操作,專業(yè)投資者可利用遠期合約對沖匯率風險。
圖片展示了美元匯率的波動情況,反映了投資者們面臨的復雜市場環(huán)境。
面對美元資產的機遇與風險,投資者們需要理性分析,謹慎決策。在匯率波動不斷的市場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