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針對美國消費者的市場調查顯示,中國電商平臺在節(jié)日季的購物熱潮中占據(jù)了顯著位置。據(jù)電商營銷專家Omnisend發(fā)布的調研數(shù)據(jù),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購物者(36%)在尋找低價商品時,選擇了中國市場,這一趨勢在Z世代消費者中尤為明顯,其中48%的人在中國線上平臺進行了購物。
調研指出,盡管信任度仍有待提升,但中國電商平臺Temu已超越Shein和TikTok Shop,成為美國市場最領先的中國電商平臺之一。數(shù)據(jù)顯示,23%的美國購物者幾乎首選Temu進行購物,緊隨其后的是Shein(18.3%)、TikTok Shop(11.9%)和AliExpress(7.3%)。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的提升,也顯示了中國電商平臺在全球市場中的強勁競爭力。
面對這一趨勢,亞馬遜等傳統(tǒng)電商平臺也不得不采取行動。為了應對中國電商平臺的價格優(yōu)勢,亞馬遜推出了“Amazon Haul”專區(qū),精選了一系列價格親民的商品,其中大部分商品價格低于10美元,甚至有的商品僅售1美元。然而,Omnisend的高級電商專家Greg Zakowicz指出,盡管亞馬遜試圖通過這一策略吸引消費者,但小型企業(yè)面臨的壓力仍然巨大,因為它們在價格和產(chǎn)品種類上難以與中國電商平臺抗衡。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國電商平臺在價格上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但美國消費者對其信任度仍然不高。Omnisend的另一項調研顯示,86%的美國消費者表示信任亞馬遜,但只有6%的人表示信任Temu。盡管如此,省錢的誘惑力仍然吸引著精打細算的美國購物者,他們在節(jié)日季紛紛轉向中國電商平臺以尋找性價比更高的商品。
不同中國電商平臺之間的客戶重疊現(xiàn)象也值得關注。據(jù)Earnest Analytics的報告,28%的Shein用戶同時也在TikTok Shop購買了商品,而四分之一的Temu用戶也有同樣的行為。這一現(xiàn)象表明,中國電商平臺在吸引消費者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同時也加劇了市場競爭。
隨著節(jié)日季的臨近,美國消費者在禮物支出上的預算也呈現(xiàn)出一定的變化。Omnisend的調研顯示,近40%的美國人預計今年在禮物上的支出會減少,尤其是Z世代消費者,他們正轉向中國在線平臺以節(jié)省開支。具體而言,23%的Z世代消費者計劃今年在禮物上花費101至300美元,近19%的人則將預算控制在51至100美元之間。與此同時,超過20%的千禧一代和18.3%的X世代也預計在禮物上的花費在101至300美元之間,但這兩個群體中近15%的人為節(jié)日支出預留了300至500美元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