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財政部正式揭曉了2024年12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這份遲來兩個月的數(shù)據(jù)為觀察全球主要債權人對美國國債(美債)的態(tài)度提供了窗口。
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12月,美國的三大主要海外債權人——中國、日本和英國,均不約而同地減少了美債持有量。中國方面,在短暫增加持倉后,12月的美債持有量減少了96億美元,降至7590億美元,這是自2022年4月以來,中國美債持倉持續(xù)低于萬億美元大關的又一例證。
回顧整個2024年,中國在多數(shù)月份都選擇了減持美債,全年累計減持額度達到573億美元。與此同時,作為美國的第一大海外債權人,日本在去年12月也削減了273億美元的美債,持倉量逼近近年來的低點,全年更是多次出現(xiàn)持倉下滑,這與日本在外匯市場上的積極干預行動不無關系。
面對日元對美元匯率的持續(xù)疲軟,日本央行雖然結束了負利率時代,但在加息問題上持謹慎態(tài)度,未能有效提振日元。為穩(wěn)定匯率,日本當局多次進行市場干預,這些行動似乎與美債持倉的減少存在某種關聯(lián)。例如,在4月至5月期間,日本就動用了近9.8萬億日元進行外匯市場干預,而在此期間,其美債持倉量也確實出現(xiàn)了下滑。
英國作為美國的第三大海外債權人,在去年12月也大幅削減了441億美元的美債,盡管從全年來看,英國以增持美債為主,但在某些月份,其美債持倉量已逼近中國。
然而,并非所有主要債權人都選擇了減持美債。在去年的12月,加拿大、盧森堡、開曼群島和比利時的美債持倉量均有所增加。這一分化現(xiàn)象反映了全球主要債權人在美債問題上的不同立場和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美債收益率的變動也對美債價格產生了影響。由于通脹預期上升和降息預期減弱,去年底美債收益率大幅攀升,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更是一度突破4.8%的關口。債券收益率與價格之間的反向變動關系,使得美債價格承受了一定壓力。
與此同時,外匯儲備多元化成為各國減持美債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黃金儲備作為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重要選項,受到了廣泛關注。據(jù)世界黃金協(xié)會報告,2024年全球央行持續(xù)加快購金步伐,購金量連續(xù)三年超過1000噸,其中四季度購金量大幅增加至333噸,全年購金總量達到1045噸。這一趨勢無疑反映了各國在外匯儲備管理上的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