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科技界聚焦于一本新書的發(fā)布——《英偉達之道:黃仁勛與科技帝國的崛起》,該書由《巴倫周刊》資深科技記者金泰撰寫,并在海外及中國同步推出簡體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書中深入探討了英偉達的成長歷程及其面對的挑戰(zhàn),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英偉達也正經(jīng)歷著類似的考驗。
近期,英偉達接連遭遇風波。先是因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而被市場監(jiān)管總局立案調查,隨后美國最高法院又允許投資者對英偉達提起集體訴訟,這一連串事件再次將英偉達置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回溯至三十年前,英偉達由三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共同創(chuàng)立,其中普利姆的“先發(fā)制人”策略促成了黃仁勛與另一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馬拉科夫斯基的加入,共同奠定了英偉達的基礎。黃仁勛作為英偉達的首席執(zhí)行官,至今已掌舵超過三十年,成為科技界任期最長的CEO之一。
英偉達的成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1999年,英偉達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GPU——GeForce 256,這一創(chuàng)新產(chǎn)品不僅減輕了CPU的運算負載,還提升了計算機的運行速度。然而,英偉達并未直接以“GeForce 256”命名這款顯卡,而是決定將其定位為全新的產(chǎn)品類別——圖形處理器(GPU),從而開創(chuàng)了GPU與CPU并駕齊驅的新時代。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英偉達憑借GPU技術,在獨立顯卡市場上占據(jù)了約80%的市場份額。然而,真正讓英偉達成為全球矚目的科技巨頭的,是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特別是2022年ChatGPT的問世,讓英偉達市值一度超越微軟,達到三萬億的新高度。
英偉達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成功并非偶然。早在生成式AI爆發(fā)前的十幾年,英偉達便預見到了“將GPU用于通用計算”的潛力,并秘密研發(fā)了CUDA。CUDA作為芯片編程模型,為科學家和工程師提供了利用GPU計算能力的新途徑,極大地推動了人工智能領域的發(fā)展。
黃仁勛的領導哲學在英偉達的成功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面對多次資金耗盡、瀕臨破產(chǎn)的危機,黃仁勛憑借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勇氣,帶領英偉達一次次走出困境。他強調領導者需要展現(xiàn)力量,同時也要允許存在不確定性,并鼓勵團隊成員共同追求卓越。
然而,即便是在黃仁勛的領導下,英偉達也難免遭遇挑戰(zhàn)。近期,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反壟斷調查和美國的集體訴訟事件,無疑給這家科技巨頭帶來了新的壓力。中國作為AI應用最火熱的地區(qū)之一,對GPU的需求巨大,而英偉達如何在中國市場保持公平競爭,滿足爆發(fā)式增長的需求,成為其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全球市場,英偉達同樣面臨著反壟斷調查和司法糾紛的困擾。這些事件不僅影響了英偉達的股價和市值,也對其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構成了挑戰(zhàn)。然而,面對困境,黃仁勛并未退縮,而是頻繁在公共場合露面,強調英偉達GPU在AI時代的重要性,并展示新一代芯片Blackwell的潛力。
據(jù)黃仁勛透露,Blackwell芯片已經(jīng)解決了設計瑕疵問題,并獲得了谷歌、微軟和meta等公司的訂單。同時,Oracle也為其超級計算集群訂購了大量Blackwell GPU。這些積極的市場反饋有望幫助英偉達一掃陰霾,實現(xiàn)利潤率的回升。
盡管英偉達目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但黃仁勛的領導力和英偉達的創(chuàng)新精神仍然是其最寶貴的財富。未來,英偉達能否繼續(xù)引領科技潮流,成為全球科技界的佼佼者,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