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社會對于AI的期待與誤解并存。知名分析師李智勇近日發(fā)表了一系列深刻見解,指出人類對AI的諸多幻覺,以及這些幻覺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
李智勇強調,當前許多人對AI的基礎認識存在根本性錯誤。這些錯誤觀念不僅導致了對AI技術的過度樂觀預期,還促使了一些不切實際的行為。例如,許多人認為學會與AI對話就能確保安全,或是掌握提示詞技巧就能延長編程生涯,甚至認為簡單部署幾臺服務器,讓員工使用AI工具,就等同于擁抱了AI時代。然而,這些不過是美麗的幻覺。
為了揭示AI的真實面貌,李智勇引用了《無人公司》一書中的案例與邏輯,描繪了一個可能卻殘酷的AI世界。在這個智能優(yōu)先的世界里,以賣T恤的過程為例,從市場分析、設計、生產到銷售,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由AI主導。AI不僅能自主收集數據、進行設計,還能負責生產、宣傳和銷售,甚至進行自我反省與總結。這樣的系統(tǒng)下,公司將轉變?yōu)锳I智能體之間的協(xié)作網絡,人類僅在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輔助。
面對這樣的變革,人類面臨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一是保持原有工作模式,利用AI作為輔助工具提升效率;二是全面導入AI,讓人類在必要時才參與進來。前者依賴人類智能驅動,后者則由AI智能主導。李智勇指出,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后者將展現出越來越大的優(yōu)勢。
然而,許多人對AI的幻覺仍然根深蒂固。他們認為學會與AI對話、優(yōu)化提示詞或簡單部署AI工具就能跟上時代步伐。但實際上,在一個以AI為主體的系統(tǒng)中,人與AI的對話需求將大大減少,提示詞的優(yōu)化也將由AI自行完成。更重要的是,僅僅部署幾臺服務器并不能顯著提升生產力,正如擁有炮彈卻缺乏炮架,無法發(fā)揮真正威力。
為了打破這些幻覺,李智勇列舉了多個領域的實踐案例。從武漢的蘿卜快跑自動駕駛出租車,到米國的Waymo自動駕駛車隊,再到抖音的全算法驅動系統(tǒng),這些案例都展示了AI在各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與深遠影響。特別是馬斯克提出的unboxed工廠概念,如果實現,將對制造業(yè)產生根本性變革。
李智勇進一步指出,這種AI驅動的商業(yè)智能體模式正在迅速普及,成本也在不斷降低。過去需要巨額投資的系統(tǒng),現在在小規(guī)模領域內,幾十萬即可實現。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領域將受到AI的深刻影響。
面對這樣的現實,人類必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一部分人將繼續(xù)從事推動科技發(fā)展的工作,如AI研究、芯片研發(fā)等。但更多的人將需要成為獨立業(yè)務單元,每個單元都需要一個AI驅動的無人公司系統(tǒng)來完成賺錢目標。主播群體已經展現了這種趨勢,他們依賴平臺但基本獨立經營。未來,在AI系統(tǒng)的加持下,更多獨立業(yè)務單元將涌現。
李智勇還提到,這種AI驅動的組織模式在AI大模型出現前就已受到關注,但隨著大模型的發(fā)展,其加速趨勢愈發(fā)明顯。這種趨勢與當前社會對AI的普遍觀點存在顯著差異,因此他通過收集案例、實踐和技術脈絡,梳理出了《無人公司》一書,以期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AI時代的變革。
最后,李智勇強調,面對AI的迅猛發(fā)展,人類必須保持清醒頭腦,打破幻覺,重新定位自己在AI時代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