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春天,一股全新的社交風潮悄然興起——挖野菜。這項傳統(tǒng)活動在年輕一代中煥發(fā)新生,成為了他們追求精神放松與自然親近的新方式。
繼City walk、“20分鐘公園效應”及撿秋等潮流之后,挖野菜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年輕人的目光。他們將這一行為戲稱為“打野”,這一源自游戲領域的術語為傳統(tǒng)的踏青挑菜活動增添了別樣的趣味。在小紅書平臺上,“挖野菜”話題的筆記量在3月間激增359%,累計討論次數達到82萬,瀏覽量更是突破了1.8億大關。
隨著“當代王寶釧重生之我在XX挖野菜”、“約你去挖野菜,是上海人最深情的暗示”等網絡熱梗的流行,挖野菜不僅成為了年輕人社交的新話題,還演變成了相親、遛娃、陪伴父母的新穎選擇。這項集沉浸自然、健康生活和高性價比于一體的戶外活動,迅速在社交圈內走紅。
對于許多長期置身于都市喧囂中的年輕人而言,挖野菜成為了他們逃離鋼筋水泥叢林、享受大自然饋贈的難得機會。杭州桐廬的戶外愛好者葉紫就分享了她的挖野菜經歷,她形容那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浪漫”。葉紫在一次戶外騎行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片馬蘭頭,并將采摘的照片分享到網絡上,沒想到意外走紅,還因此結識了許多新朋友。
戶外社群的主理人磊磊也發(fā)現(xiàn)了挖野菜的魅力,他將原本組織的休閑徒步活動轉變?yōu)椤按蛞熬帧?,和隊友們一起研究《春日野菜圖鑒》。他認為,挖野菜幾乎不需要成本,卻能帶來極大的樂趣和滿足感,這是許多戶外活動所無法比擬的。
這股挖野菜的熱潮不僅帶動了戶外活動的興起,還為相關產業(yè)帶來了新的商機。經營綠植園藝生意的90后小伙徐闖發(fā)現(xiàn),自今年3月以來,與挖野菜相關的便攜鏟、小型鏟類產品銷售量大幅增長。他的店鋪特別推出了一款標注為“挖野菜神器”的小型工具鏟,很快便迎來了銷售高峰,目前這一單品每月能為店鋪帶來近10萬元的流水。
挖野菜的熱潮還從觀光踏青向深度游、研學游延伸。多家旅游機構和度假村推出了“挖野菜”、“挖春筍”、“制作青團”等體驗式游玩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歡迎。同時,商超和電商平臺也看到了這一趨勢,紛紛上架各種野菜產品,滿足消費者對于春日美味的追求。
挖野菜之所以能在年輕人中迅速走紅,不僅是因為它提供了一種新穎的社交方式,更在于它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與自然親近的機會。當年輕人放下手機、走進戶外、俯身山野時,他們不僅是在尋找春天的味道,更是在尋找一種治愈自我、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