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電商巨頭淘寶和社交平臺微信相繼推出了“送禮”功能,這一舉動在業(yè)界引發(fā)了廣泛關注。據悉,淘寶于1月8日正式上線了該功能,并迅速覆蓋了其龐大的商品庫。而微信則在此前已悄然布局,于1月6日全量推出了類似的小藍包送禮功能。
淘寶的送禮功能操作簡便,用戶只需在搜索框中輸入想要贈送的商品名稱,如“旺旺大禮包”,選擇商品后,在詳情頁下方即可看到“送禮”選項。完成付款后,用戶可以將禮物發(fā)送給指定的受贈人,受贈人通過填寫安全口令即可領取。該功能還支持多種分享方式,包括保存圖片、復制鏈接、當面掃碼等,甚至可以直接分享到微信。
在微信端,送禮功能的體驗同樣順暢。受贈人在點擊鏈接后,可以清晰地看到送禮人、禮物內容及名稱,并自主選擇收貨信息。更受贈人還能獲得訂單的管理權,便于后續(xù)的售后和評價。不過,目前微信端的送禮頁面以H5形式呈現(xiàn),相較于原生小程序略顯簡陋。
此次兩大平臺爭相推出送禮功能,背后原因不言而喻。春節(jié)將至,對于電商平臺而言,這是搶占市場、植入用戶心智的黃金時機。而社交平臺則希望通過這一功能串聯(lián)生態(tài),實現(xiàn)流量轉化,吸引更多年輕消費群體。視頻號資深服務商呂健表示,微信送禮功能不僅是一個單一的功能點,更是整個生態(tài)串聯(lián)的重要一環(huán),可以為企業(yè)微信提供會員營銷層面的支持,為聊天框等高頻功能新增電商銷轉場景。
盡管目前微信小店相比主流電商平臺在某些方面尚不具備不可替代性,但推進送禮物功能對于微信這一國內最大的社交平臺來說,無疑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微信端內的電商入口正不斷增多,龐大的社交流量為新功能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而淘寶方面,盡管其商品交易屬性已經非常齊全,但面對微信的強勢布局,仍有快速跟進的必要理由。畢竟,10年前微信紅包的成功案例仍歷歷在目,馬云當年甚至形容其為“偷襲珍珠港”。
不過,對于送禮功能本身,多位資深電商從業(yè)者認為還有較大的優(yōu)化空間。例如,是否應該展示價格、是否能不展示具體商品等問題都備受關注。在實際體驗中,送禮功能更像是換了種方式的購物,與傳統(tǒng)送禮收禮的體驗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如何提升送禮功能的驚喜感、獲得感以及禮節(jié)文化,將是未來優(yōu)化的重點方向。
盡管輿論對送禮功能的看法褒貶不一,但已有不少商家開始積極嘗試并受益于此功能。一位禮品行業(yè)上游商家表示,在知道有這個功能后,他們第一時間完成了微信小店的開設,并開啟了第一單送禮測試。體驗很好,為他們部分業(yè)務場景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而來自瑞幸即享咖啡小店的數(shù)據顯示,在新年送微信禮物的推廣活動中,一天就成交了1萬多單。
隨著春節(jié)的臨近,兩大平臺都在積極推進商家、品牌結合送禮功能備戰(zhàn)春節(jié)。淘寶天貓推出了大量新春禮盒、蛇年限定等送禮好物,并享受年貨節(jié)滿減活動優(yōu)惠。而微信則通過日常溝通和線上、線下裂變的運營動作,積極鼓勵商家參與送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