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術的浪潮推動下,消費電子產業(yè)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星紀魅族,作為業(yè)內率先提出“All in AI”戰(zhàn)略的品牌,正以Flyme AI OS為核心,積極向手機、汽車、XR等多終端領域拓展。盡管相較于華為、小米等企業(yè)在公眾視野中的頻繁亮相,星紀魅族顯得相對低調,發(fā)布會及產品更新頻率較低。
星紀魅族首席運營官廖清紅在近期的一次交流中透露,公司之所以較少公開露面,是因為一直在深入思考公司戰(zhàn)略?!?025年的春天,我們明確了未來的方向:多終端布局、全球化發(fā)展、AI全場景應用。”他坦言道。
今年是魅族成立22周年,也是其涉足手機行業(yè)的第16個年頭。從MP3到手機,魅族見證了中國手機行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不同于華為、小米等大廠的市場定位,魅族以“小而美”著稱,在終端市場表現平平。然而,魅族并未停下創(chuàng)新的腳步,據最新消息,其年度旗艦產品魅族22系列將于今年夏季發(fā)布,而主打高性價比的魅族Note16系列也將在下個月面世,該系列曾創(chuàng)下銷量超過3000萬臺的佳績。
廖清紅表示,星紀魅族對“什么樣的手機才是人人買得起、用得起的好手機”有著自己的理解:“摔不壞、耐用、性能強勁、永遠在線,且實現AI平權?!彼J為,智能手機是AI Device最大的終端,目前無可替代,而智能眼鏡則有望成為第二大AI Device,未來市場潛力巨大。據悉,星紀魅族已在AR領域深耕多年,推出了多款AR眼鏡,并計劃在年底前發(fā)布具備拍攝功能的AI眼鏡。
面對當前手機市場換機周期延長、創(chuàng)新乏力、性能過剩的現狀,廖清紅認為,消費降級和兩極分化趨勢明顯,品牌需根據受眾和市場變化進行調整。星紀魅族選擇先發(fā)布面向大眾市場的魅族Note16系列,再推出旗艦產品,這一策略被認為頗具風險。但廖清紅表示,Note系列能夠代表魅族品牌服務于大眾的精神,既要追求品質,又要實現AI平權。
此次新品發(fā)布后,魅族手機產品線也進行了重新劃分,形成數字系列、Note系列兩大主力系列,以及一個輔助探索系列的2+1產品矩陣。廖清紅強調,AI平權意味著不再將先進功能局限于旗艦產品,而是讓更多人享受到AI帶來的便利。魅族Note16系列將在保持品質體驗的同時,提供與旗艦產品相近的AI體驗。
在全球化戰(zhàn)略方面,廖清紅透露,星紀魅族自去年開始加速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已在近30個國家市場銷售全生態(tài)產品。海外團隊于去年上半年組建,產品銷售自去年9月開始,僅用3個多月時間,海外銷售占比便超過20%。他表示,星紀魅族全球化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未來海外銷量占比將達到50%,長期目標為70%。當海外銷量占比達到60%時,公司將更具全球化說服力。
廖清紅還介紹了星紀魅族在AI領域的最新進展。Flyme AIOS采用開放式架構,已接入多個先進大模型,包括阿里巴巴發(fā)布的通義千問Qwen2.5-Omni-7B等。這些大模型的加入,使得Flyme AIOS能夠在復雜任務中進行更智能、更自然的反饋與決策。據了解,Flyme AIOS 2.0版本即將發(fā)布,將帶來眾多突破性AI功能。
在出海節(jié)奏上,星紀魅族采取了分步驟推進的策略:首先是產品出海,隨后是科技出海,最終目標是生態(tài)出海。地域上,中東和東南亞將是第一梯隊市場,獨聯體和拉美為第二梯隊,歐美市場則作為第三梯隊。在歐洲市場,星紀魅族可能首先推出非手機形態(tài)的產品,以探索市場需求。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全球市場的深入拓展,星紀魅族正逐步構建起自己在消費電子產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未來,星紀魅族將繼續(xù)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不斷創(chuàng)新產品和技術,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消費電子體驗。